無規矩不成方圓,無標準則行業難興。
2011年7月發布的《機械通用零部件行業“十二五”發展規劃》,突出強調要把“提升標準水平,推動產品升級”作為推動行業由大變強的重要途徑。
今年9月,由中國機械通用零部件工業協會齒輪分會、中國機械工程學會機械傳動分會、全國齒輪標準化技術委員會、齒輪行業生產力促進中心在青島召開“2011年齒輪行業年會及技術標準研討會”,關于齒輪標準化的問題,成為與會專家、學者、企業界人士熱議的話題。水泵
齒輪分會副秘書長、齒輪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秘書長張元國從行業標準的制、修訂情況到“十二五”期間標準化的重點工作一一進行了講解。
標準化之路任重道遠
張元國介紹說,到2010年底,全國齒輪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歸口的標準總數為79項。其中,國家標準54項,行業標準17項,國家標準化指導性技術文件8項,前兩類標準皆為推薦性標準。
54項國家標準中,基礎標準37項,占68.5%;方法標準16項,占29.6%;產品標準1項,占1.9%。17項行業標準中,基礎標準7項,占41.18%;產品標準6項,占35.29%;方法標準4項,占23.53%。8項國家標準化指導性技術文件均為方法標準。磁力泵
從與標準的關系來看,54項國家標準中,采用ISO標準的23項,占42%;采用優質標準的6項,占11%。17項行業標準中,采用ISO標準的1項,采用優質標準的2項。8項國家標準化指導性技術文件均采用了ISO/TR。
綜合以上數據,張元國認為,我國齒輪行業的標準化工作已經取得了一定成績,但是這些數據也掩蓋不了齒輪標準尚不夠完善的事實。
近年來,隨著裝備制造行業的蓬勃發展,齒輪行業也日益紅火,產值逐年增加。在行業完成原始積累的同時,企業大量引進優質加工設備和檢測設備,產品質量、數量、產業規模均在轉型升級。這就導致行業、企業對標準化的需求隨之增加。排污泵
對于這一點,處在齒輪標準化工作第一線的張元國研究員有著切身感受,標準化的咨詢量不斷上升、對標準和標準資料的需求量與日俱增。
然而,令人擔憂的是,齒輪標準化方面存在的問題客觀上制約了齒輪行業的發展。表現在:
一是標齡過長,標準老化現象比較嚴重,使標準的一些內容在技術上與產品的發展不相適應,無法促進產業的發展。
54項國家標準中,1986~1989年發布的標準16項,占29.6%;1990~1999年發布的有19項,占35.2%;2000年以后發布的標準僅有19項,占35.2%。17項行業標準中,2000年以后發布的7項,占41%。為適應產業的發展,急需對標齡較長的標準進行修訂。化工泵
二是標準制、修訂經費問題。多年來,標準的制、修訂經費投入嚴重不足,且主要集中于重點標準方面,僅靠少量的補助費要想做好標準化工作是遠遠不夠的。而整個齒輪行業的標準前幾年幾乎沒有經費支持,隨著產品的升級換代和新產品的不斷開發,行業標準嚴重缺乏。
三是缺乏基礎性標準化研究。如在齒輪材料熱處理金相檢驗方面的標準缺乏,不論是在工業齒輪、車輛齒輪方面等均是如此,急待投入經費和研究力量,進行研究、總結和制定標準。
四是制定和推廣脫節,應投入力量對可直接促進行業技術進步的重點基礎性標準進行推廣應用。
五是標準化工作隊伍不穩定,人員流失較多。多級泵
而我們與優質工業國家相比,齒輪標準化工作也存在很大差距。
在齒輪標準化方面,一些優質工業國家采用ISO標準的趨勢越來越明顯,以齒輪精度為例,日本、美國、俄羅斯等國先后等同采用了標準。
不少優質工業國家將自己的國家標準、協會標準的內容滲透到ISO標準(或直接轉化作為ISO標準)的趨勢也越來越明顯。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我國齒輪生產企業也開始直接采用ISO或優質工業國家標準,但是只限于少數企業,并未廣泛推廣。
協會牽頭突破重點領域隔膜泵
通用零部件“十二五”規劃中指出,提升標準水平,旨在促進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新材料的推廣應用,淘汰落后產品,最終推動產品優化升級。
規劃強調,齒輪行業要跟蹤優質技術發展趨勢,注重與標準接軌,積較參與標準制、修訂工作,從整體上提升行業水平,促進自主創新產品進入市場。相關協會要積較參與國家和行業標準的宣貫工作,提高行業貫徹標準的水平。
以“十二五”規劃精神為指導,張元國代表齒輪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提出,要用優質適用的標準和技術服務于國民經濟的發展,力爭5年內完成約15項標準的轉化工作;5年內達到與標準基本同步發展;轉化5項~10項優質工業國家標準;力爭到2015年,將標齡控制在10年以內。要做到這一點,需修訂國家標準50余項,行業標準10項。
根據市場化、化原則,加強重點領域關鍵技術標準的研制成為標準化工作突破的關鍵。螺桿泵
齒輪材料領域———在該領域內,到目前為止,沒有工業用、通用齒輪的金相組織標準,為了提高齒輪的內在質量,行業上急需這類標準,如調質齒輪金相檢驗、滲碳齒輪金相檢驗標準,應在相關上級部門進行列項,組織力量進行技術研究,然后制定出標準。
風力發電齒輪裝置———在這方面我國起步較晚,但發展較快。然而我國沒有該方面齒輪裝置的設計規范,急需制定。
石油和天然氣工業用齒輪裝置和超臨界、超超臨界火電齒輪裝置———目前我國無相應的標準或規范,急需制定。
大型、特大型齒輪傳動裝置的技術標準———包括海洋石油鉆井平臺,大型、特大型升船機用齒輪傳動裝置,這方面我國沒有相應的標準或規范,急需制定。
以上三方面均與能源的發展有關。自吸泵
此外,在有關國家重點發展的高速列車領域,比如機車齒輪標準也急需制定。
搞定了重點的“戰略要地”是第一步,下一步就是建立指揮攻堅的“指揮部”。
據張元國介紹,為完成“十二五”齒輪標準化的各項任務,全國齒輪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的體系必須優化。根據與ISO對口和需要的原則,委員會需增設一些分技術委員會和工作組,以協調全國的齒輪標準化工作。
目前,齒輪量儀、圓柱錐齒輪工作組已經組建完成,還有齒輪精度、術語和蝸桿傳動、齒輪承載能力計算等分技術委員會正在組建或者籌劃中,需要資金、人員和技術的支持。
最后,針對齒輪標準化建設的實際情況和未來5年的發展,張元國還提出了幾條相對具體的建議:
一是加大標準化組織的建設,鼓勵企業參加標準化工作。
二是開展公益性行業專項研究。計量泵
三是加大標準的制、修訂力度。
四是采標的同時,加大鼓勵擁有自主知識產權技術標準化的力度。
五是鼓勵有關民間組織參與標準化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