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近期在上?;鶎硬稍L時了解到,不少環保企業正在增強自身”節能減排第一線”的意識,消除環保與能耗之間的”反差”。上海市排水公司等環境企業通過增強運營能力、降低綜合能耗的”一增一降”措施,強化環保效應,不讓環保企業成為”耗能大戶”。???????? 記者來到上海市排水公司白龍港第二污水輸送分公司,經理沈寧對此最有體會。這個分公司有23個泵站、18個支線泵站,負責上海浦東和浦西部分地區的污水收集及輸送,輸送距離高達36公里。這里一度是區域內有名的”耗電大戶”,全年耗電最多可達2000多萬千瓦時。”一方面從事環保的工作,一方面又是耗能大戶,這里怎么看都有一個矛盾。”
這個排水公司就制訂了一個節能減排”金點子”評審獎勵辦法,發動職工進泵房去發現耗能的”病癥”。不找不知道,一找真不少。原有的水泵排水時,有百分之十以上的能量消耗在逆止閥上,需要設計一個氣動控制裝置,讓逆止閥與水泵同步開啟,減少對污水的阻礙。經過反復的試制和試驗,新型的節能逆止閥運轉成功,一下子節約電耗近一成。還有一個”泵站通風控制系統”小發明,解決了通風設備無效運行的問題,每座泵站一年就可節約電費5000余元。
沈寧說,一降還要有”一增”,就是要把現有設備的運行能力充分發揮出來,增加污水的納入量和輸送量,達到”規模效應”,不讓城市污水處理的”毛細血管”有閑置的空間,而是讓它充分”動起來”,這樣分攤到單位處理量上的相對能耗也會降低,與絕對能耗實現”雙降”。
記者從上海最大的環境企業集團了解到,上海城市自來水、垃圾處置等環境類企業都在破解環保與能耗之間的”反差”,不僅壓縮能耗存量,而且還創造能源的增量。亞洲地區目前規模最大的垃圾填埋氣體發電項目——上海老港再生能源項目實現滿負荷生產后,每年可節約電煤近4萬噸,同時向上海電網輸送電力約1.1億千瓦時。在青草沙水庫等建設項目中,也計劃開展風力發電等新型能源項目。
排污泵 化工泵 螺桿泵 多級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