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外宏觀經濟形勢波動,我國能源需求已出現顯著變化,主要高能耗產品增速已經明顯減緩,鋼鐵、水泥、有色金屬等產品可能已經達到產量高峰期。當前中國的產業增長速度和結構變化有可能成為長期趨勢。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08年8月,我國的生鐵、鋼鐵等高耗能產品產量同比出現下降;進入9月,降幅進一步擴大,分別為6.1%和5.5%。同時,粗鋼、塑料、化纖、燒堿、紙等高耗能產品產量同比也出現負增長,其中,粗鋼和塑料降幅達9.1%和8.4%。水泥、玻璃、汽車的產量雖尚未出現負增長,但8、9兩個月的產量同比增幅也僅有3~4%。
與之相對應的是,下半年以來,中國工業增長速度明顯放緩。8月和9月的工業增加值增幅環比分別下降1.9和1.4個百分點。
長期以來,發電、石化、鋼鐵、有色、化工、建材等高能耗部門產業占到了中國總能耗的一半左右。在外市場需求減緩以及節能減排措施的雙重壓力之下,高耗能產品產量的下降,必將直接影響能源需求。
以電力消費為例,多年來,工業占電力總消費的七成以上,而鋼鐵、有色、化工、建材等產業又占據了電力消費總量的三分之一。2008年3月份以后,全國電力消費增幅一路走低,已從3月份的14.4%降至9月份的5.7%。與此相適應,8月份,發電設備產量多年來出現了罕見的負增長,同比降幅達10.7%。
中國能源需求的新變化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作為耗能大戶的房地產業受終端購買力制約,發展明顯放緩;二是基礎設施建設規模難以繼續擴大,結構有待升級;三是高能耗產業進入市場飽和階段,今后的經濟增長將不能再依靠高能耗原材料產業的高速擴張。
今后一段時間,中國能源消費需求可能進入中低速增長:一是短期內能源需求可能出現比較明顯的波動;二是從中期時間尺度衡量,能源需求可能進入相對中低速增長期,年增長速度可能會下降到5%以內;三是能源和電力需求可能低于多數行業或部門近來的預測值。
為了加快建立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工業發展模式,中國政府今后將重點推進五方面工作:一是大力推進結構調整,堅決遏制高耗能、高排放行業過快增長;二是加強重點行業節能減排分類指導和準入管理,狠抓重點企業節能減排;三是加大節能減排重點工程實施力度,加快設備更新改造和技術開發推廣;四是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加快推行清潔生產;五是積較推行資源綜合利用,切實加強工業廢氣、廢水和廢渣的污染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