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7日下午,初次全國污染源普查工作辦公室副主任朱建平在中國網與網友進行在線交流時介紹,這次普查主要是四個污染源,工業污染源、農業污染源、生活污染源以及一個集中式污染治理設施,其中還是以工業源為普查的重點。朱建平介紹,我們的四個源:工業污染源、農業污染源、生活污染源和集中式污染治理設施,應該說各自有各自的重點。
朱建平說,對工業源來說,我們要求在國民經濟行業分類里面,屬于39個大的工業類別,我們都要全部進行普查,也就是我們通常說的二產,二產一共有43個大的行業,其中有4個屬于建筑業,39個屬于工業。這39個工業行業,我們要全部進行普查,包括520個小行業。建筑業也不是沒有污染,建筑也會有一些施工的揚塵和噪聲,但它還不是我們國家污染的主要來源,所以這次普查不包括建筑業。
對于農業源來說,我們主要普查種植業,就是糧食、經濟作物、花卉、農藥這些種植活動,由于化肥和農藥的使用造成的流失對環境的影響。第二是畜禽養殖業,主要包括豬、奶牛、肉牛、蛋雞和肉雞。再一個就是水產養殖業,包括淡水養殖和海水養殖。我們這次普查就是普查以人工統攬,以商業性養殖為主的這些養殖場,自然放養的不屬于我們普查的范圍。
對于生活源來說,這次主要普查三產里面一部分小的產業,比如住宿業、餐飲業、居民服務業等小的行業,比如洗浴、美容美發等等。還有城鎮居民的生活污染,每個城市居民在生活過程中由于能源消耗,還有用水過程中排放的廢氣中的污染物,再一個就是集中車的尾氣。
第四個源就是集中式污染治理設施包括四方面,一個是污水治理廠,第二是垃圾處理廠,第三個是危險廢物處置廠,第四個是醫療廢物處置廠。這四類處理設施和裝置,應該說它從某種程度上是削減污染負荷的,但是經過處理它或多或少還會排放污染物,所以我們不能簡單的把它歸為污染源。同時我們要注意到,它是把大量分散的污染經過收集、集中處理,但它的排放還是會對環境有一定沖擊,所以我們把它單獨列為這么一類。所以和其他源有所區別。